剧情简介

​​《魔鬼少年:拉迪盖小说集》书籍简介​​
​​作者​​:雷蒙·拉迪盖(Raymond Radiguet,1903—1923)
​​出版信息​​:2025年6月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,ISBN 9787559879561,精装文库本,定价56元,收录《魔鬼附身》《德·奥热尔伯爵的舞会》两部传世作,译者李玉民,柳鸣九作序导读。

​​核心内容与主题​​
​​天才早慧的文学现象​​
拉迪盖17岁凭《魔鬼附身》震动法国文坛,被誉为“二十世纪最令人惊叹的早慧作家”。小说以一战为背景,讲述少年与已婚女性的禁忌之恋,融合战争阴影、道德困境与青春躁动,被视作“纯洁的背德”典范。19岁完成《德·奥热尔伯爵的舞会》,以贵族社交圈为舞台,剖析优雅表象下的欲望博弈,纪德称其“心理描写如恶魔般精确”。
​​禁忌爱情的永恒追问​​
​​《魔鬼附身》​​:少年主角与寡妇玛特的情欲纠葛,直指战争年代人性异化。书中直言“爱情是两个人的自私,依赖谎言生存”,揭示浪漫与道德的撕裂。
​​《德·奥热尔伯爵的舞会》​​:贵族青年弗朗索瓦对友妻的隐秘爱慕,在礼教束缚与本能冲动间挣扎,展现“表面纯洁与内心暗流”的复杂辩证。
​​文学史地位与影响​​
作品被誉为法国古典主义小说典范,三岛由纪夫、卡尔维诺、波伏瓦等皆为其倾倒。2024年《魔鬼附身》手稿亮相巴黎奥运会开幕式,成为法兰西禁忌文学的象征。
​​文本特色​​
​​诗性语言与冷峻洞察​​:拉迪盖以超越年龄的成熟笔触,将炽烈情欲包裹在古典叙事中,如“火焰在玛特眼中燃烧,而我却在灰烬中寻找救赎”。
​​心理现实主义​​:精准捕捉青春期躁动与存在主义焦虑,如《魔鬼附身》中“我们始终一动不动,幸福就该是这样的吧”,展现爱欲与死亡的共生。

​​《魔鬼少年:拉迪盖小说集》书籍简介​​ ​​作者​​:雷蒙·拉迪盖(Raymond Radiguet,1903—1923) ​​出版信息​​:2025年6月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,ISBN 9787559879561,精装文库本,定价56元,收录《魔鬼附身》《德·奥热尔伯爵的舞会》两部传世作,...(展开全部)
作者简介
作者|雷蒙·拉迪盖 (Raymond Radiguet,1903—1923) 1903年,在巴黎郊外瓦勒德马恩省出生,父亲是漫画家。 1917年辍学,篡改年龄,应聘进入报界,开始文字生涯。 1919年,投入先锋派运动,结识阿波利奈尔、毕加索、曼·雷等人,成为让·科克托的门徒和至交好友。 1923年,出版小说《魔鬼附身》,天才般的语感和早慧的锋利令其一举成名。 同年12月,因伤寒在巴黎去世,年仅二十岁。可可·香奈儿为其举办葬礼,巴黎前卫艺术世界的先驱悉数出席。 . 译者|李玉民 翻译家、首都师范大学教授。 代表译著有《巴黎圣母院》《悲惨世界》《窄门》《加缪全集·戏剧卷》等; 潜心从事法国文学翻译四十余年,2010年获傅雷翻译出版奖。

目录
一颗早慧失落的流星——雷蒙·拉迪盖小说导读
原作序言
魔鬼附身
德·奥热尔伯爵的舞会
提高心智的心理分析小说——译后记
(展开全部)

经典金句(14)
​​“我要惹来许多非难。然而,我又有什么办法?我自以为是的清醒,无非一种更危险的天真。”​​
——开篇宣言,直指少年对道德审判的反抗与自我认知的矛盾。
​​“爱情就是两个人的自私,为此牺牲一切,并且依赖谎言而生存。”​​
——玛特与少年的对话,揭露浪漫主义表象下的生存本质。
​​“优雅从未如此唐突,处事练达之下深藏着不体面。”​​
——评《德·奥热尔伯爵的舞会》中贵族社交的虚伪性,呼应纪德的“高难度杂技”之喻。
​​“本能就是我们的向导,却是把我们带向毁灭的一位向导。”​​
——少年对情欲的反思,暗合尼采“权力意志”的悲剧性。
​​“我感到她像我一样双手绵软无力,只希望大海会放过我们的沙堡。”​​
——象征青春理想的脆弱,呼应书中沙堡被战争摧毁的隐喻。
​​“未经矫饰的青春,比任何忏悔录都更接近真理。”​​
——三岛由纪夫评价拉迪盖的创作,揭示其“本能书写”的先锋性。
​​“秩序正在各种事物的周围慢慢地自行建立起来……我的儿子或许会过上合乎情理的生活。”​​
——结尾的宿命论调,暗示个体在时代洪流中的无力。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