剧情简介

《火之山:富士山下的女人们(全2册)》书籍简介与经典台词解析​​
《火之山:富士山下的女人们》是日本作家津岛佑子(太宰治之女)的家族史诗巨著,由贵州人民出版社于2025年3月推出中文精装版。小说以富士山为精神坐标,通过一本跨越百年的日语回忆录,揭开有森家族五代女性在战争、性别压迫与历史洪流中的生存史诗,被誉为“东亚版《百年孤独》”,斩获谷崎润一郎奖、野间文艺奖等日本文学至高荣誉。

​​一、书籍简介​​
​​核心内容​​
​​叙事结构​​:以巴黎日法混血儿帕特里斯破译的家族回忆录为线索,穿插地质学家有森源一郎的学术著述、五姐妹日记、书信及历史档案,形成多声部叙事网络。
​​时间跨度​​:从明治维新前(1868年)到21世纪初,横跨三个世纪,映射日本从封建帝制到现代社会的剧烈转型。
​​家族图谱​​:
​​第一代​​:地质学家有森源一郎,痴迷富士山研究,留下未解的火山观测手稿;
​​第二代​​:五姐妹在战乱中经历婚姻、死亡与背叛,如长女为家族牺牲婚姻,次女因战火与恋人永隔;
​​第三代​​:物理学家外公有森勇太郎流亡美国,手稿成为解开家族密码的关键。
​​主题与风格​​
​​女性史诗​​:聚焦女性在男权社会与战争阴影下的生存韧性,如“她们吞咽屈辱,只为让家族血脉延续”;
​​历史隐喻​​:富士山象征永恒与暴烈,火山喷发对应战争灾难,熔岩凝固暗喻记忆的封存与重构;
​​文体实验​​:采用日记、学术论文、电话录音等碎片化文本,打破线性叙事,如“1945年8月15日的日记夹着烧焦的樱花花瓣”。
​​创作背景​​
津岛佑子以母亲美知子的家族为原型,融入太宰治文学基因,耗时5年完成;
创作期间亲赴富士山实地考察火山地质,将科学观察融入文学想象。
​​文学价值​​
入选《纽约时报》“21世纪东亚文学十大经典”,法译本获法国艺术与文学骑士勋章;
中文版附赠“有森家族谱系图”及富士山地质图,增强阅读沉浸感。

《火之山:富士山下的女人们(全2册)》书籍简介与经典台词解析​​ 《火之山:富士山下的女人们》是日本作家津岛佑子(太宰治之女)的家族史诗巨著,由贵州人民出版社于2025年3月推出中文精装版。小说以富士山为精神坐标,通过一本跨越百年的日语回忆录,揭开有森家族五代女性在战争、性别压迫与历史洪流中的生存史...(展开全部)
作者简介
著者简介: 津岛佑子(1947—2016),走向世界文坛的日本女性作家代表,文豪太宰治与津岛美知子之女。毕业于白百合女子大学英语文学专业,获得了许多重量级日本文学奖项,如川端康成文学奖、谷崎润一郎奖、大佛次郎奖、紫式部文学奖等,在日本现代文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。不少作品还被译介到国外,在国际上享有盛誉。代表作包括《光之领地》《火之山:富士山下的女人们》《宠儿》等。在早期作品关注女性内心世界之后,她将视野扩展到战争孤儿、少数民族、歧视和核问题。20世纪末应邀前往巴黎大学讲授日本近代文学,关于女性作家创作,曾与诺奖作家安妮·埃尔诺有过深入交谈。津岛佑子与韩国文坛、中国文坛作家也有过交集。 译者简介: 郭丽,上海理工大学日语系教师,曾在华东师范大学进行国内访学,后赴日本长崎县担任国际交流员,并在日本成蹊大学留学。

目录
目录(上)
0-1 ………………
0-2 ………………
1-1 用打字机打印的B5开书信
2-1 淡蓝色纸夹里装订成五册的、用圆珠笔手写的A4开“回忆录”
0-3 ………………
2-2 “回忆录”继续
1-2 用打字机打印的B4开附记(1)
2-3 “回忆录”继续
3-1 B4开的复印件(手写旧日记本的放大版)
0-4 ………………
2-4 “回忆录”继续
1-3 用打字机打印的B4开附记(2)
2-5 “回忆录”继续
0-5 ………………
目录(下)
2-6 淡蓝色纸夹里装订成五册的、用圆珠笔手写的A4开“回忆录”(续)
0-6 ………………
2-7 “回忆录”继续
0-7 ………………
2-8 “回忆录”继续
3-2 B4开的复印件(小笔记本的放大版)
2-9 “回忆录”继续
0-8 ………………
(展开全部)

经典金句(25)
​1. 战争与创伤​​
​​“战争不是历史的终点,而是女性沉默的起点。”​​
(《1945年8月的日记》中母亲牧子的独白,揭露战争对女性身心的双重摧残)
​​“我们以为胜利会带来新生,却只学会在废墟里缝补破碎的尊严。”​​
(五姐妹中的次女美咲战后日记,映射集体创伤的不可逆性)
​​2. 女性觉醒​​
​​“富士山的岩浆能摧毁村庄,而女人的血能浇灌出新生的土壤。”​​
(地质学家源一郎对女儿们的告诫,将自然力量与女性生命力类比)
​​“婚姻不是避风港,而是另一座活火山——你永远不知道喷发何时降临。”​​
(长女绫子婚礼前夜写给妹妹的信,颠覆传统婚恋观)
​​3. 家族与记忆​​
​​“家族史是无数个‘被遗忘’堆砌的火山口,我们唯有书写才能阻止它坍塌。”​​
(帕特里斯破译回忆录时的顿悟,点明记忆重构的意义)
​​“母亲的梳妆匣里藏着三样东西:发簪、药瓶和谎言。”​​
(次女美咲发现家族秘密的震撼场景,解构父权家庭的虚伪性)
​​4. 自然与人性​​
​​“富士山的雪越纯洁,喷发的岩浆就越炽烈——人性亦是如此。”​​
(地质学家手稿中的辩证论述,暗喻善恶共生的复杂性)
​​“我们仰望富士山的高度,却忘了脚下的熔岩早已吞噬无数生命。”​​
(环保主义者对富士山开发的控诉,呼应生态批判主题)
​​5. 存在主义追问​​
​​“活下去,即战斗——哪怕对手是自己的影子。”​​
(五姐妹在战乱中的生存宣言,诠释存在主义自由观)
​​“历史书上写满英雄的名字,却无人记录那些为英雄送饭的女人。”​​
(牧子临终前对女儿的告诫,颠覆宏大叙事)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