剧情简介
《窄门》书籍简介
作者:安德烈·纪德(André Gide,法国作家,1947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)
出版时间:1909年首次出版,中文版由上海三联书店、浙江人民出版社等多家出版社推出
类型:宗教哲理小说 / 爱情悲剧
核心内容:
主线故事:主人公杰罗姆与表姐阿莉莎自幼青梅竹马,彼此深爱,但阿莉莎因目睹母亲私奔和妹妹婚姻的平庸,对世俗爱情产生恐惧。她将“窄门”(《圣经》中通往天国的狭窄道路)视为信仰追求,认为尘世爱情是通往永恒的阻碍,最终选择自我牺牲,孤独病逝。
叙事结构:通过杰罗姆的回忆、阿莉莎的日记及书信,展现两人精神交融与信仰冲突的悲剧性。
隐喻象征:
“窄门”:既是基督教救赎之路,也是精神禁锢的牢笼,象征理想主义对现实的逃避。
“伊甸园”与“十字架”:映射人类对纯洁与自由的永恒矛盾。
主题与思想:
信仰与欲望的冲突:批判极端宗教理想对人性情感的扼杀,揭示“圣洁”背后的自我异化。
完美主义的陷阱:阿莉莎追求“无瑕之爱”,却因无法忍受现实瑕疵而摧毁幸福。
自由与束缚的辩证:纪德借小说质问:“当信仰成为枷锁,自由何在?”
文学价值:
被萨特、加缪等存在主义哲学家视为精神启蒙文本,被誉为“20世纪最深刻的爱情寓言”。
全球累计销量超千万册,中文版多次再版,豆瓣评分长期保持8.5分以上。
《窄门》书籍简介 作者:安德烈·纪德(André Gide,法国作家,1947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) 出版时间:1909年首次出版,中文版由上海三联书店、浙江人民出版社等多家出版社推出 类型:宗教哲理小说 / 爱情悲剧 核心内容: 主线故事:主人公杰罗姆与表...(展开全部)
作者简介
安德烈·纪德
André Gide (1869—1951)
法国作家。
1869年11月22日 安德烈·纪德出生于巴黎。
一生著有多部小说、剧本、论文、散文及日记。
他的作品联接古典与现代,
既传承了巴尔扎克、雨果、福楼拜和波德莱尔,
也深深影响了萨特、加缪等文学家。
1947年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。
代表作品 :
《窄门》《背德者》《田园交响曲》
《伪币制造者》《人间食粮》
目录
第一章
第二章
第三章
第四章
第五章
第六章
第七章
第八章
(展开全部)第二章
第三章
第四章
第五章
第六章
第七章
第八章
经典金句(16)
纠错 补充反馈
“你们要努力进窄门,因为宽门和阔路引向沉沦,进去的人很多;然而窄门和狭道却通向永生,只有少数人能找到。”
——《圣经·路加福音》题记,奠定全书宗教与哲学基调。
“我常常觉得,爱情是我拥有过最美妙的东西,我所有的美德都依附于它。”
——阿莉莎日记,揭示爱情与信仰的共生关系。
“为了重聚,每个人都要付出极大的努力。”
——阿莉莎写给杰罗姆的信,暗示精神追求需以自我牺牲为代价。
“幸福不能让我们满足,它也不应该让我们满足。”
——阿莉莎对“永恒之爱”的执念,批判世俗幸福的浅薄。
“你远离时,我爱你更深。”
——阿莉莎日记中的矛盾心理,展现灵肉分离的痛苦。
“我们伪造生活,怕的就是它不像我们当初的自画像。”
——阿莉莎对理想化爱情的反思,揭露人性对真实的逃避。
“爱情最美好的时候,并不是说出‘我爱你’。”
——全书核心金句,强调情感超越言语的精神纯粹性。
“伟大这个字眼对于诗人来说,没有任何意义,诗人重要的是纯粹。”
——阿莉莎对艺术与信仰的类比,暗示纯粹性导致的自我毁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