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台北人》书籍简介
《台北人》是台湾作家白先勇创作的一部短篇小说集,首次出版于1971年,收录了14篇以1949年后迁居台湾的大陆人为核心的故事。小说以跨越阶层、浸透历史苍凉的笔触,构建了一幅民国遗民在台北的生存群像,被誉为“现代中国文学的离散史诗”
。
核心内容
人物群像:
囊括社会各阶层——从上流社会的窦夫人(《游园惊梦》)到下层社会的“总司令”(《孤恋花》),从退伍军人(《岁除》)到帮佣工人(《那血一般红的杜鹃花》),所有人物均背负着沉重的“过去”,在台北的漂泊中挣扎于今昔对比的撕裂感
。
历史隐喻:
通过个体命运折射近代中国重大历史事件,如辛亥革命(《梁父吟》)、北伐(《岁除》)、抗日(《秋思》)、国共内战(《一把青》),展现“旧时代溃败”与“新台北虚妄”的双重困境
。
主题思想:
大陆情结:所有角色皆为“非台北人”,乡愁与身份焦虑贯穿始终,如桂林米粉店老板娘等待失踪儿子(《花桥荣记》),暗喻文化根脉的断裂
。
时空错位:以《游园惊梦》中钱夫人的昆曲表演为隐喻,传统艺术与现代台北的碰撞,象征精神家园的失落
。
生死轮回:通过《思旧赋》《国葬》等篇目,探讨记忆对生命的救赎与禁锢,如老仆顺恩嫂目睹公馆颓败时的幻灭感
。
艺术特色
今昔对照结构:每篇故事均以“过去辉煌”与“当下凋零”并置,强化历史虚无感,如《尹雪艳》中上海交际花的永恒青春与台北权贵的速朽命运
。
意象象征:
杜鹃花(《那血一般红的杜鹃花》):湖南帮佣王雄对故乡的执念具象化为血色花海,隐喻移民的乡愁与精神异化。
麻将牌(《尹雪艳》):“吃你的红”双关死亡与欲望,暗示台北浮华背后的血腥本质
。
语言风格:融合古典白话与现代冷峻,如《岁除》中退伍军人“拿锅巴喂猪”的卑微,以简练笔触直击时代荒诞
。
永远的尹雪艳
一把青
岁除
金大班的最后一夜
那片血一般红的杜鹃花
思旧赋
梁父吟
孤恋花
花桥荣记
秋思
满天里亮晶晶的星星
游园惊梦
冬夜
国葬
【附录】
白先勇的小说世界:《台北人》之主题探讨 / 欧阳子
世纪性的文化乡愁:《台北人》出版二十年重新评价 / 余秋雨
世界性的口语:《台北人》英译本编者序 / 乔志高撰,黄碧端译
翻译苦、翻译乐:《台北人》中英对照本的来龙去脉 / 白先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