剧情简介
《大地之上》书籍简介
《大地之上》是山东作家王方晨创作的长篇小说,首次出版于2022年3月,2024年入选“首届农村题材文学作品推荐书目”
。小说以乡村振兴为背景,聚焦大河湾香庄村,讲述乡村干部李墨喜带领村民建造新城、开启新生活的历程。作品融合现实主义与神话叙事,通过土地变迁、文化碰撞与精神觉醒,展现当代中国农村的深刻变革,被誉为“新时代的《山乡巨变》”
。
核心内容与主题
乡村重构与文化反思
李墨喜以“赤子之心”推动村民迁入现代化社区,却面临传统土地情怀与现代文明的冲突。村民从排斥到适应,最终在“寻回遗失神石”的隐喻中,完成对土地精神归属的重构
。
小说穿插神话传说(如“大河湾故事”),将现实叙事与民间腔调、民谣俚曲结合,形成独特的“乡野诗学”
。
个体觉醒与集体命运
通过李墨喜的视角,展现基层干部在乡村振兴中的困境与坚持。他既是变革的推动者,也是传统伦理的守护者,其“与群众同呼吸”的质朴特质成为乡村精神图腾
。
村民角色群像(如固守土地的老农、迷茫的青年)映射代际观念差异,揭示城镇化进程中身份认同的撕裂与重建。
生态与文明的寓言
小说将土地视为“生命之源”,批判过度开发对乡土生态的破坏。新城建设不仅是物理空间的改造,更是对“天人合一”传统智慧的现代诠释
。
《大地之上》书籍简介 《大地之上》是山东作家王方晨创作的长篇小说,首次出版于2022年3月,2024年入选“首届农村题材文学作品推荐书目” 。小说以乡村振兴为背景,聚焦大河湾香庄村,讲述乡村干部李墨喜带领村民建造新城、开启新生活的历程。作品融合现实主义与神话叙事,通过土地变迁、文化碰撞与精神觉醒,...(展开全部)
作者简介
罗欣顿·米斯特里(Rohinton Mistry)
加拿大籍印度裔作家。1952年出生于印度孟买,1974年毕业于圣泽维尔大学数学与经济学专业。1975年移居加拿大,后毕业于多伦多大学乌兹沃斯学院英语与哲学专业。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《长路漫漫》(Such A Long Journey)、《大地之上》(A Fine Balance)、《家事》(Family Matters),短篇小说集《费罗莎·巴格故事集》(Tales From Firozsha Baag)等。
其作品包揽过吉勒奖、总督奖等加拿大重要文学奖项,并三次入围布克奖短名单。2012年荣膺有“美国的诺贝尔奖”之称的纽斯塔特国际文学奖。2015年因其在文学上的突出贡献,被加拿大政府授予荣誉勋章。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张亦琦
吉林省作家协会会员,德国海德堡大学汉学专业研究生,长期从事英语、德语文学翻译工作。翻译作品有《伦敦一家人》《太年轻》《刺客之死》等。
目录
序 章 一九七五
第一章 海滨城市
第二章 梦想生长
第三章 河畔村庄
第四章 小麻烦
第五章 群 山
第六章 马戏团度日,贫民窟过夜
第七章 流离失所
第八章 美 化
第九章 何法可依
第十章 同一面旗帜下扬帆
第十一章 未来晴转多云
第十二章 命运的痕迹
第十三章 婚礼、虫子与遁世
第十四章 重归孑然
第十五章 计划生育
第十六章 完整的轮回
尾 声 一九八四
(展开全部)第一章 海滨城市
第二章 梦想生长
第三章 河畔村庄
第四章 小麻烦
第五章 群 山
第六章 马戏团度日,贫民窟过夜
第七章 流离失所
第八章 美 化
第九章 何法可依
第十章 同一面旗帜下扬帆
第十一章 未来晴转多云
第十二章 命运的痕迹
第十三章 婚礼、虫子与遁世
第十四章 重归孑然
第十五章 计划生育
第十六章 完整的轮回
尾 声 一九八四
经典金句(14)
纠错 补充反馈
“土地不是坟墓,是活人的根。断了根,人就成了飘着的叶子。”
——李墨喜对村民的劝解,强调土地的文化意义。
“新城建得再高,地基要是空的,风一吹就塌。”
——隐喻乡村振兴需兼顾物质与精神根基。
“老辈人守着田埂过一辈子,新辈人守着屏幕过一辈子,可心里那块地,总得有人种。”
——对比代际生存状态,叩问精神家园的存续。
“神石不是找回来的,是长在人心里的。心不荒,地就不荒。”
——点明文化自信源于内在认同,而非外在符号。
“城里人把高楼盖得比山高,可他们的魂,还在乡下的土里打转。”
——批判城市化中的精神漂泊现象。
“农事诗不是写在纸上的,是种在地里的。一锄头一镰刀,都是韵脚。”
——呼应小说对民间艺术的礼赞。
“过去像庄稼茬子,割了又长;未来像地头的井,挖得深了,才有活水。”
——以农耕意象诠释历史与未来的关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