剧情简介

《马一鸣从警记》书籍简介
​1. 基本信息​
​作者​:常书欣,中国警匪题材代表作家,代表作《余罪》《黑锅》等,擅长以现实主义笔触刻画警察群像与犯罪心理

​出版信息​:2025年1月由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,ISBN 9787541170515,平装32开,定价58元,页数384页

​题材​:警匪悬疑小说,融合卧底叙事、高科技犯罪与警察职业生态,被媒体称为“《余罪》精神续作”

​2. 核心内容​
​主线剧情​:

​叛逆开局​:警察世家出身的马一鸣为反抗家庭压力,故意在警训营制造麻烦,却被领导潘渊明选中执行卧底任务,渗透国际犯罪集团

​双面博弈​:马一鸣周旋于毒贩、杀手之间,参与“飞鸽运毒案”等单元案件,逐渐发现犯罪集团对警方行动了如指掌,自身也陷入身份迷失

​成长蜕变​:在队友协助下,他利用速记技能破解犯罪网络,最终揭露犯罪集团与警局内鬼的勾结,完成从“刺头”到英雄的蜕变

​关键案件​:

​飞鸽运毒案​:毒贩利用信鸽运输毒品,马一鸣通过观察鸟类习性锁定犯罪窝点

​KTV敲诈事件​:马一鸣卧底娱乐场所时遭黑警设计,反杀后获得犯罪集团信任

​AI无人运毒船​:犯罪集团引入高科技手段,马一鸣与队友破解代码截获毒品

​人物群像​:

​马一鸣​:桀骜不驯但天赋异禀,擅长速记与伪装,内心坚守警察信仰

​潘渊明​:警局领导,老谋深算,既是伯乐也是严师

​肖景辰阳​:计算机天才,马一鸣的搭档,提供技术支援

​3. 主题思想​
​警察职业的双面性​:展现警察光环下的牺牲与挣扎,如马一鸣为卧底被迫吸毒、目睹队友殉职等

​正义与邪恶的边界​:通过犯罪集团头目“老大哥”的复杂性(曾是警队精英),探讨善恶的流动性

​新生代警察的成长​:聚焦“警三代”在理想主义与现实困境中的抉择,如马一鸣从“报复父母”到“守护平凡”的转变

​4. 文学特色​
​现实主义叙事​:基于作者三年警队调研,还原特警训练、卧底行动等细节,如警用装备参数、审讯心理战术

​多线悬疑结构​:以单元案件串联主线,案件间存在蝴蝶效应(如KTV事件引出AI运毒船阴谋)

​黑色幽默风格​:用诙谐对话冲淡压抑氛围,如“你以为警察都是超级英雄?我们只是穿制服的普通人”

《马一鸣从警记》书籍简介 ​1. 基本信息​ ​作者​:常书欣,中国警匪题材代表作家,代表作《余罪》《黑锅》等,擅长以现实主义笔触刻画警察群像与犯罪心理 。 ​出版信息​:2025年1月由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,ISBN 9787541170515,平装32开,定价58元,页数384页 。 ​题材​:警...(展开全部)
作者简介
常书欣:山西人氏,国内警匪、刑侦题材代表作家。常书欣时常深入监狱走访罪犯,深入基层采访警察,深入底层体验生活,有感于一名警察的肺腑之言,花费三年时间创作和修改,于是有了《马一鸣从警记》。 代表作:《余罪:我的刑侦笔记》《黑锅》《弹弓神警》《反骗案中案》《斗贼》等。其中多部作品被改编成电视剧、电影。

目录
001 第一章 菜鸟学警训练营
052 第二章 与魔鬼教官斗智斗勇
107 第三章 马一鸣助队友解难题
164 第四章 训练营来了个神秘教官
199 第五章 基层实习遇困境
241 第六章 巧破工地盗窃悬案
283 第七章 KTV 临检被敲“闷棍”
328 第八章 飞鸽运毒案
(展开全部)

经典金句(25)
经典台词摘录​
​​“人生的意义,或许就藏在对职责的敬畏、对弱者的共情,以及对初心的永不背叛之中。”​​
——全书核心台词,揭示警察职业的精神内核
​​“你以为当警察是耍帅?是玩命!”​​
——潘渊明对马一鸣的训斥,展现警察职业的真实风险
​​“信仰有时候碰上高薪,实在不堪一击。”​​
——犯罪集团招募警察时的讽刺台词,批判体制内腐败
​​“群众呼声这么高,你不答应,会失去群众基础的。”​​
——马一鸣处理群体事件时的反讽,暗指舆论与执法的矛盾
​​“只有经历过社会的捶打,才能真正成长。”​​
——马一鸣从刺头到英雄的蜕变独白,呼应成长主题
​​“过去流氓在街上,现在流氓在网上,最大的流氓,是这些流氓软件商。”​​
——揭露网络犯罪新形态,呼应现实中的技术伦理问题
​​“你生来不是英雄,但你可以选择成为英雄。”​​
——潘渊明激励马一鸣的台词,强调使命感的觉醒
​​“泥泞中的梨子最酸涩,但唯有咽下它,才能尝到真正的甜。”​​
——终章隐喻警察职业的苦与荣,与《梨地》形成互文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